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媒体聚焦
中国旅游新闻网:济宁全力打造研学旅游发展先行区

发布日期:2020-11-26 15:48
浏览次数:

精品旅游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拉动山东省济宁市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济宁市深刻把握研学旅游在“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机遇,发挥研学旅游在文化传播、实践育人、文化和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研学旅游朝着规范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将研学旅游产业作为发展精品旅游产业的新兴先行产业来打造,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深入挖掘研学旅游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整合形成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打造全省研学旅游业发展先行区。2019年,济宁市重点研学旅行机构接待研学人数达180万人次,同比增长40%,产业集群实现年营业收入87.45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0.6%。

培植研学旅游产业链条“增长点”

近年来,济宁孔子文旅集团、尼山文旅、儒源集团、上九旅游开发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济宁市重点培育了曲阜三孔景区、邹城孟庙孟府景区、嘉祥青山景区、水泊梁山景区等4A级以上重点研学景区。

济宁市先后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多地举办了文化和旅游招商推介会,引进了灵山集团、华强方特、华侨城等国内领军文化和旅游企业,总投资274亿元的20个单体投资过亿元的文化和旅游项目被纳入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建成了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新三孔”,实施了复兴之路文化科技、王杰纪念馆、水浒文化体验馆等文化和旅游项目,规划了大运河总督署遗址博物馆、“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和旅游项目。用工匠精神、新思维、特色文化、差异化课程认真打磨研学旅游项目,济宁市研学旅游新项目、大项目竞相涌现,形成竞争洼地。

打造研学旅游产业链条“支撑面”

为支持研学旅游发展,济宁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修学游发展打造全省修学游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编撰了《研学圣地——济宁》丛书,建成了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基地6处,培育了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打造了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等42家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命名了市级“十佳研学旅游基地”。济宁市与全市114家A级景区、36家星级饭店及其他旅游企业不断融合,形成以曲阜、邹城为中心的孔孟文化和旅游集聚区,以济宁城区为中心的运河文化和旅游集聚区,以微山湖为中心的生态水乡休闲文化和旅游集聚区,以水泊梁山为中心的水浒文化和旅游区,构成研学旅游全域大格局,形成研学旅游目的地、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旅游主题营地、研学旅游课堂为一体的“1+3”产业链条。

当下,济宁市的研学旅游基地餐饮、住宿体验等配套服务产业链建设趋于完善。截止到目前,全市各重点研学基地共拥有接待床位8980张、教学实训室1090间,从事研学旅游接待的旅行社达141家。济宁精品旅游(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分别入选山东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集群规模以六大类50余项课程,策划了《金声玉振》《忠义梁山泊 千年水浒情》等演艺精品,《礼乐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演艺产品创编》获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推出了孔府宴、孟子养生宴、儒风运河宴、水浒宴等特色美味;打造了以香港大厦等山东省文化主题饭店6家,数量居全省第一。连续五年举办文化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企业达100余家。其中,尼山圣境策划了“夜游尼山”暑期文化夜游季,推出了拜月祈礼等文娱活动,在全省率先填补了夜间研学旅游项目空白。孔子的“为人之道”、孟子的“民贵之道”、鲁班的“精工之道”、水浒的“大义之道”等成为山东十大国学之道研学旅行产品。

依托济宁市丰富的非遗资源、自然资源、红色资源等基础条件,打造接地气、有内涵的研学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做到了“两个相结合”:一方面,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借助校外力量,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两手抓,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进学校、进课堂、进评价;另一方面,做到“常规与创新相结合”,积极设计各类载体,将常规的中小学春秋游、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与研学旅行进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富有创造性、娱乐性、拓展性的校外体验式研学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挑战自我、亲近大自然。充分挖掘济宁市优秀的文化和旅游元素,推出了一批适合游客需求的“网红”研学旅行线路,叫响了一批市场认可的研学旅行创意品牌。

延长研学旅游产业链条“发展线”

研学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热点,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其受关注度、大众参与度都很高。在济宁,越来越多的研学旅游、亲子旅行、乡村旅行等新型体验式旅游产品备受游客青睐。济宁市布局精品线路,延长研学旅游产业链条。一是打通“交通连接线”。突出“河、陆、空”协同,开通运河水上旅游线路,打通研学旅游景区与高铁、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全力建设新机场,着力构建“外联内畅”旅游大通道。跨微山湖特大桥的通车,让南阳古镇告别只能靠船出入的历史,一座桥带火了一座岛。二是打响“精品旅游线”。打造了文化圣地体验游、国学经典研学游、运河微山湖休闲游等四大系列主题线路和“拜圣习儒”“走进水浒” “运河访古”等六大体验性游览活动,持续抓好对外推介,“儒学经典游学之旅”跻身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十大游学精品线路。

济宁市充分利用研学旅行为新兴先行产业这个抓手,做强济宁文化和旅游产业,做优文化和旅游产品,做活文化和旅游市场,做亮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优化研学旅游产业链发展“环境网”

济宁市成立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11个市直部门联合印发了《济宁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济宁研学旅行协会、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济宁市孔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和济宁市远景研学旅行研究院,共吸收产业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246家,突出强化行业研究,平台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形成了助推研学集群产业发展新引擎。

疫情期间,充分发挥济宁研学旅游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连续举办了6期济宁市导游公益讲堂,围绕《旅行社研学旅游的营销技巧与落地策略》《创新综合实践落实核心素养》《讲济宁故事品圣地文化》等主题,对广大导游和研学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受众达6万余人次。率先出台了《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规范》《关于严格规范研学旅游基地发展的实施意见》《研学旅游导师服务规范》,研学旅游基地、研学旅游线路、研学旅游导师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从研学基地的管理单位、申报程序、确定与发布、运行与管理等方面作了细致部署,使济宁市的研学基地规范化发展有章可循。

与此同时,济宁市还建立了严格、科学的研学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优化完善研学资质、导师队伍、课程研发、交通、卫生、保险等方面工作,确保研学旅游高水平、高质量开展。

构建立体化研学旅游产业链营销“快通道”

2017年,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在曲阜成立,济宁市被确定为永久秘书处。依托推广联盟的资源优势,济宁市创新举办了中国(济宁)国际研学旅游创新发展峰会、中国(济宁)研学旅游国际营销大会、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年会等活动,在全省首个开通了研学旅游高铁推广专列,推出了“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等活动。“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获“中国旅游营销创新大奖”。

成功培育了一批“国字号”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曲阜市入选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并荣获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称号,成为全国首批10个、山东省唯一入选城市,曲阜三孔景区获得“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也是全国首批20家、山东省唯一一家入选单位。截至目前,已建成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1处、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处、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1处、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处、全国研学旅行教育实践示范基地1处。

2020年济宁市充分发挥“孔孟之乡”优秀文化优势,以打造研学旅行“济宁样板”为突破口,不断推动济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