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资源集萃>非遗记录>国家级
济宁非遗记录之孔府菜烹饪技艺

发布日期:2020-04-29 08:59
浏览次数:


孔府菜分布以曲阜为中心,在济宁、济南以及黄河中下游及浙江衢州和台北等地区广为流传。

孔府菜历史悠久,据《孔府档案》和北京故宫《曲阜典集》记载,孔府菜始于公元前272年,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孔府菜烹调技艺精湛,独具一格,其烹调技艺和传统名菜都是代代承袭、世世相传,经久不衰。孔府菜的形成,主要因西汉以来,孔子后裔政治地位逐步升迁,至明清时期,“衍圣公”已官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享有携眷上朝之殊荣。皇帝“朝圣”祭祀活动频繁,皇室成员每次来曲阜必以盛宴接驾,至于高官要员的纷至沓来,孔府也要设高级宴席接风。另外,孔府的厨师实行的是内外厨轮流值班制度,内厨服务的对象是孔府的主人以及来孔府的贵宾,外厨服务的对象是孔府的勤杂人员,而且这种内外厨的分工并不是固定的,谁的厨艺高超谁就有机会入住内厨。孔府这种广泛的社交活动和内外厨之间的频繁更替,促使了孔府和宫廷,孔府与官府,孔府与民间的烹饪技艺的不断交流,从而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名馔珍馐齐备,品类丰盛完美,色、香、味、形、器、意俱佳的孔府菜。

孔府菜是鲁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取料广泛,选料严格,配料巧妙,烹调多样,制作精细,口味纯正,火候恰当,造型古朴,器皿讲究,取名典雅等特点。孔府菜用料极其广泛,从山珍海味,到瓜果、菜菽、山林野菜等都可烹制出佳蔬美味,而在巧厨面前可以一料多用,孔府菜做工精细,善于调味,讲究盛器,烹调技法全面,在诸多技法中,尤以烧、炒、煨、火靠、炸、扒见长,而制作程式复杂,往往要经过三、四道程序方能完成,其风味特色则是清淡鲜嫩,软烂香醇,原汁原味。其中自作的“三套汤”对提升孔府菜的鲜香味醇有着重要的作用。

孔府菜的筵席规格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规格最高的是招待帝王的筵席,其次有祭祀宴、迎宾宴、寿庆宴、喜庆宴、婚庆宴、家宴。到清乾隆年间,由于御赐满汉全席全套餐皿,因而又有了满汉全席,共有404件器皿,196道菜。从而形成了不同规格的孔府宴。

家宴:是孔府宴中最多的一种。规格繁多,等级差别很大,要根据赴宴者的身份或亲疏加以区分的。有的属于皇帝或皇帝的代表来“朝圣”时接风,有的属亲朋相约,以感情相约的。席面一般为高档的燕窝四大件或鱼翅四大件,到“双四”一品锅。还随着季节的更换来变换菜肴。

喜宴:是孔府宴中的大型宴席之一。又分为花宴、上马宴、下马宴及公府内女儿嫁出时,专为其公婆特定的公婆宴。这种宴多为鱼翅席。席面铺陈干、鲜果碟、凉菜拼盘和大件、行件等各色菜馔。取其“百年和好”、“吉祥富贵’’之意。各种干果中的红枣、花生、桂圆、栗子四果碟,各取一字:早、生、贵、子。大件或行件菜则上“凤凰鱼翅”、“鸳鸯鸡”、“蝴蝶海参”、“桃花虾”等,亦取其各种吉祥的寓意及谐声。

寿宴:是专供衍圣公及其夫人、尊长祝寿的一种特定宴席。席面富丽堂皇。在此宴上放置一种特殊的“高摆”。即在开宴前,在席面上规整地放置一些特制的高足器皿。呈圆柱形,摆在四个大银盘中间。里面放进一些特地精心制作的点心、面食、水果、蔬菜。它们上面还刻成各种精细的花纹或文字。如“福寿绵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四干果为长花生(要求三个籽)、乐陵小枣、葡萄(或新鲜的葡萄干)、栗子(个大、体圆)。四鲜果为香蕉、桔子、石榴、鸭梨。四干果、四鲜果上齐后,首献“一品寿桃”,这时,平辈、晚辈前来拜寿。拜寿后,便将高摆等撤去,始上热菜。尽管上面一些东西当时不食,但却可用它们烘托出华丽、丰满、高雅的气氛。

便宴:是衍圣公日常宴请至亲好友或文墨聚会时用。形式不拘一格,席面的菜肴可由主宾任意点选,比较随便。

孔府宴的形式、规模,除上述几项外,亦可因人、因时、因事、因需要而定。有的大型庆典席多达数百桌。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孔令贻过三十岁生日时,曾摆筵席710多桌,蒸菜、鱼翅、海参、鱼唇等席面一应俱全,府内府外张灯结彩,内宅外宅布满座席。钟鼓礼乐,极尽豪华。皇帝来时,更有满汉全席,108道菜,件件精致。其他还有全羊席、全素席、如意席、四四十大碗席、双四鱼翅一品锅席等等。

孔府菜不但讲究色泽鲜明,五光十色,而且讲究色彩的柔和及调和。一般大红、纯黑的颜色不太多,除原色外,往往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办法配搭。如“扒瓤海参”全呈黑色,加上几颗鲜红的樱桃,便打破了沉闷的空气,衬活了。“海参烧鱼肚”黑黄相间,衬上几片白色的竹笋,就避免了太暗的感觉。“芙蓉肉片”颜色洁白,恰似玉色芙蓉。但全是白色又失之过淡;点缀上几条黑色的木耳丝,放进几粒碧绿的大青豆,相互对照,显得肉片愈白,高洁秀丽。“炸虾包”做好后,以金黄色的虾为主,配上灰参、南荠、冬菇等碎料;五颜六色,斑烂艳丽。

孔府菜很重视菜肴的造型。有的菜上衬着一朵大红牡丹的刻花,富丽堂皇。有的刻几朵小菊花、小桃花摆进盘中,典雅秀丽。有的在盘内用黄瓜、芫荽等摆成各种绿叶,用以突出菜肴主体。菜肴本身的摆放,当然更讲究,如“炸菊花虾”把虾环列为菊花状,体态匀称,红白分明,既软嫩鲜香,又似傲菊怒放,食之令人心旷神怡。“八仙过海闹罗汉”将海参、鱼翅、鱼骨、鱼肚、虾环、芦笋、鸡肉条、鲍鱼分八个部位摆人圆型瓷盘内,中间放上一个鸡丝做成的罗汉饼,倒入三套汤,形成八仙(鲜)簇拥罗汉(罗汉饼)的形象。构图匀称、协调,寓意隽永。《孔府档案》5476卷记载,光绪年间孔府为给慈禧太后祝寿献上的“燕菜四大件”,各自规整地摆入特制的器皿中后,上面各配上一个蛋黄或山楂糕刻制的“万、寿、无、疆”四字。构成一幅协调、匀称的图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为府菜代表的“一卵孵双凤”造型更加美观:一个碧绿的西瓜,削去硬皮,露出嫩绿色的果皮,上面开口处,两只凤(鸡)头向外探首。观之如见孵中雏凤破壳欲出,其肢体尚在“壳”内挣扎。此菜一上,席面顿现一派生机。

孔府菜从来讲究用料,按照一般习惯及他们自己的分类,除一般的鸡鸭鱼肉、时令菜食外,还分上、中、下“八珍”。“上八珍”是:燕窝、熊掌、象鼻、驼峰、鱼翅、猩唇、哈士蟆、鹿茸。“中八珍”是:海参、干贝、豹胎,竹荪、鱼肚、鲍鱼、猴头蘑、银耳。“下八珍”是:裙边、鱼唇、香菇、茭白、淡菜、虾子、鱿鱼、冬笋。这些多为较贵重的料,但孔府菜中的一些料又有地方特色。取其自然的质朴美,不求浓艳,但求淡雅。如夏天的西瓜就能做出许多种菜,西瓜皮也是一种重要用料。薄荷、霍香:乃至荷花瓣,采来洗净后,都可油炸为上品菜,香脆恬淡,清新爽口。孔令贻当年最爱吃的“薰豆腐炒肉丝”,是孔府菜中一道地道的地方名吃。将做好的豆腐切成块状,放到铁篦子上,下面用松枝、松壳或麦楷,燃起文火熏烤,使其变成黄色,质地较硬,吃起来有一种松籽香味。以此与肉丝混炒,肉中便可透出古香的松枝美味。还有一种“珍珠笋”,由初生的雏形小玉米制成。这种小玉米去皮后不过拇指粗细,刚长出的玉米粒恰似颗颗珍珠,玉米粒及芯均鲜嫩清脆,散发出一种泥土味的清香,以此用高汤烧海米,鲜嫩清爽,味道宜人。另一种“龙爪笋”实际上是高梁根。夏末秋初,阴雨连绵,一夜之间高梁根部便能生出一窝须根,状如虬龙之爪。选其粗壮白嫩者人馔,清鲜爽脆,以此炒虾子,更是清香鲜美,爽口诱人。另有一种“龙须菜”,则是由村间地头、墙上爬出的南瓜秧制成。当金蕾初绽之时,取其上部鲜嫩的两三节,只有一小段秧尖和弯弯曲曲的须,以此炒虾子,清鲜娇嫩。也有时把龙须菜用沸水一冲,用白糖、醋、盐、香油及辣油调和而成,更是五味俱全,美不胜收。

孔府菜在用料上还有时采用一些药材入膳。如号称“小当归”的芹菜,大补的元鱼(鳖),健脾补肾的枸杞等。

因明初皇帝赐衍圣公一品冠服,后世沿袭,孔府菜中便有许多以“一品”命名的菜名。如用枣泥做成的甜味菜“一品寿桃”,是寿宴中的一种重要菜肴。“一品豆腐”是将干贝、海参、口蘑、肥瘦肉、南荠、虾仁等集于挖好的大块豆腐之内,放入砂锅炖煮而成。“清汤一品丸子”是在三套汤内放进氽好的丸子。汤如玉液琼浆,鲜香味醇,丸如粒粒白玉,也许只有一品之家才能如此金玉满堂,一面吃一面品味,思想上产生美的感觉。最典型的是“什锦一品锅”,用十几种山珍海味,在特制的锡锅内摆成匀称的花色图案,用三套汤调制,旺火蒸煮。做好后向桌上一摆,顿觉琳琅满目,令人对这当朝一品的贵族之家的荣华富贵体会更深。

行菜,是大菜的组配菜,与大菜主、副配位,行菜随同大菜而陈列于席面,并与大菜构成筵席的一个个分组结构,首尾相连,构成筵席的节奏。充作行菜的肴品很多,如:溜鱼片、烩鸭腰、烩虾仁、熏鱼、盐卤鸭、海蜇等等。

随行菜而来的就是饭菜,即伴进主食的菜肴。饭菜相对于大菜、行菜,有相对的适意性,而不如大菜、行菜等贵重华美。饭菜以舒适可口,朴实无华而构成分组结构特点,并为整个筵席平添秋色。如:炒茭白、芽韭炒肉、拌莴苣、海带、炒蒲菜、烹蛋角、拌芹菜、炒鸡丁、虾仁汤、蟹黄白菜、冬笋炖肉、鸡松等等。

历史悠久的孔府菜可谓技高菜精,堪为这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烹饪技艺和风味特色,对我国的烹饪文化,特别是对于鲁菜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版权所有: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