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资源集萃>非遗记录>国家级
济宁非遗记录之鲁西南鼓吹乐

发布日期:2021-01-26 13:57
浏览次数:

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流派,是一种以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艺术形式。鲁西南鼓吹乐主要分布在济宁市、菏泽市及周边地区,山东省嘉祥县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关于鲁西南鼓吹乐最早的史料记录,是建造于东汉末年武氏祠内的画像刻石,武氏祠有六块石刻碑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时鼓吹乐舞曲的场面,其中左石室第三石有幅完整的鼓吹乐舞场面,五老洼第16石中的鼓吹乐演奏中已经出现了排箫、竽(笙)、笛、角鼓等鼓吹乐中的基本乐器。据嘉祥县志记载,1582年(明万历十年),以吹奏唢呐誉满京城的宫廷乐师赵庭音随户部员外郎张纶来嘉祥大张楼于庙定居,赵庭音办学亲授,促进了鲁西南鼓乐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嘉祥涌现出一批著名唢呐演奏家,任同祥、曹瑞启、曹体景等多次出访国外传授技艺,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受到赞扬并合影留念,奠定了鲁西南鼓吹乐在我国音乐艺术界的历史地位。

鲁西南鼓吹乐种类繁多,按演奏功能分为:一般乐队(吹奏乐队)、祭祀乐和拜鼓乐三种形式。一般乐队(吹奏乐队)以一枝木杆唢呐为主要东器,配以笙、笛伴奏,用于一般红白事,主要曲目有《五字开门》、《六字开门》。祭祀乐演奏形式有两支中音唢呐(俗称对大笛),两架扁鼓、大鼓、点子、云锣,并配以铜鼓,主要用于旧时大户人家祭祀,气势宏大,曲目以套曲为主。拜鼓乐用一支铜唢呐,配以闷子、磬、铛铛、扁鼓等,这种鼓吹乐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用于丧事祭奠“二十四拜礼”。鲁西南鼓吹乐曲目丰富,初步挖掘整理出传统曲目200余首,已收入《中国民乐集成·山东卷》31首,沿用至今常用的50余首。


流行于嘉祥的鼓吹乐大体分五大班社:东部靠近大运河与济宁接壤的疃里镇,以杨兴云为代表的“杨家班”;西邻菏泽市的老僧堂乡,以曹瑞启为代表的“曹家班”;中部地区的大张楼镇,以任同祥为代表的“任家班”;北部地处嘉祥、梁山、郓城三县交界处的黄垓乡,以赵兴玉为代表的“赵家班”;南部山区纸坊镇、马集乡一带,以贾传秀为代表的“贾家班”。

鲁西南鼓吹乐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分布区内,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三至五个鼓吹乐班,村村都有鼓吹乐演练人员。演奏队伍多至数十人,少则三、五皆可。人员多为农民,以农为主,适时从艺。

鲁西南鼓吹乐曲目雅者可为专业音乐会曲目;俗者可作街头、庭院即时演奏。大型演奏队伍打击乐比例偏多,古朴庄重,以演奏祭祀套曲为主;小型队伍行动灵活,以吹为主,风格细腻,多演奏小曲儿,自由加花,即兴演奏,以技巧见长。

鲁西南鼓吹乐是我国古代古吹乐的延续与发展。就乐器而言,经数代人逐渐改造而日趋完善,有的乐器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就曲目而言,经多代人演奏,逐渐完善,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不朽的曲目。

经多代民间艺术家的口授心传,鲁西南鼓吹乐的演奏技法有了逐步的提高,使其更具科学性,更加规范化。


版权所有: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