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非遗记录之麒麟传说
发布日期:2021-01-26 14:02
浏览次数:
《麒麟传说》的流传以山东省嘉祥县、巨野县为中心,并遍及整个鲁西南地区。 嘉祥的《麒麟传说》历史悠久,具体起源时间已无法考证。民间传说主要是根据《春秋》及三传所记载的“西狩获麟”而衍生的。 嘉祥县城西有麟塚和获麟台。据清光绪《嘉祥县志·方舆志·古迹》:“获麟台,县西二十五里,崇一仞,周二百余尺,中有台,高四尺许。成化十三年,知县高淳树石门于上,匾曰‘麟塚’,又立石碑,题曰‘获麟’。相传古获麟处也。” 嘉祥民间流传的《麒麟传说》内容非常丰富,表达了人们向往追求吉祥幸福的愿望。《麒麟传说》将麒麟与孔子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传说孔子的母亲颜氏,怀胎十月,路过尼山的时候,忽然肚子疼马上就要生小孩。这时天空一阵轰鸣,一个独角麒麟驮着一个白胖小儿,驾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此时,瑞气纷呈,满天红光,独角麒麟撞进颜氏的怀里,孔子接着就诞生了。鲁哀公十四年,武城的一个老农赶着一头黄牛耕地的时候,黄牛报了(生下的意思)一个小犊,不像猪,不像牛,头生独角不是鹿,身上长鳞不像龙,是个“四不像”。“四不像”刚生下来没大会儿,就站了起来把犁镜和犁铧头给吃下去了。老农害怕,请“四不像”到别的地方去,“四不像”点点头,摇摇尾,就走了。“四不像”就是麒麟。在那一年,鲁哀公到武城以西二十多里的大野地面打猎,把那只麒麟射死了,但都不知道这是一只什么动物,于是请正在南武城与弟子曾参在一块儿的孔子前来辨认。孔子看到是一只麒麟,非常心疼地说:“这是麒麟,是仁兽啊,现在这么混乱,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呢?”说着便失声痛哭起来,从此搁笔,不再编《春秋》了。不过,尽管如此,世称“麟凤龟龙”四灵之一的麒麟,能在武城地面出现,人们认定还是一种极好的兆头,便取其嘉美祥瑞之意,将武城更名为嘉祥。 《麒麟传说》来源于《春秋》及三传所记载的“获麟”一事,传说内容大部分是由劳动群众口头创作的,由于创作、传播的群体文化程度较低,并且创作与传播是在生活中自然进行的,所以《麒麟传说》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口头保存下来的。 《麒麟传说》是劳动群众群体创作、群体传播、群体加工、群体保存的,表达了广大劳动群众的思想情感与精神理想,是众人智慧和才艺的结晶。 《麒麟传说》集中表达了人们向往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以传说的形式在鲁西南地区流传了两千多年,有着非常强的传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