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行业资讯
2021年全市文化旅游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1-02-05 09:58
浏览次数:

深化文旅融合  强化使命担当

全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以来,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我市坚持文旅强市战略,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在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和旅游发展稳步向好。

一、坚持文化惠民,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基础设施由“建好”向“用活”转变。完善市图书馆、文化馆设施,加强综合文化站和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建管用”。实施百姓儒学工程,开展“儒学六进”活动,推出“孔子学堂+尼山书屋”模式,建立了精品儒学讲师团队。二是优秀文化由“传承”向“创新”转变。创新非遗保护传承,组建非遗展演团,开展非遗进景区、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26场次。创新开展“图书流转进家庭”,丰富群众阅读生活。创新开展“讲读演跳一十百千”工程,入选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典型案例。三是文化惠民由“增量”向“提质”转变。开展送戏下乡1147场,建立“四位一体”阅读体系,开展全民阅读300场次,参与群众16万余人。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1项,深入开展“千场演出惠民生”、“人人唱村村演”、《书香杏坛》公益课堂等文化惠民活动6000余场次,参与群众29万余人。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连续多年在济宁名列前茅。被评为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省第五届全民阅读先进典型,创新实施“文化惠民三个转变”模式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和“图书流转进家庭—扶贫·扶智·扶志”全民阅读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二、坚持夯实基础,强化文物保护利用。鲁国故城国家考古大遗址公园、三孔景区古建维修及彩绘修复工程稳步推进,周公庙围墙抢险加固工程竣工。启动少昊陵及景灵宫遗址古建筑、曲师校旧址等修缮项目。加快推进孔庙及孔府安防升级改造和消防工程等4个文物“三防”项目建设。进一步理顺文物行政执法机制,提升日常巡查强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对鲁国故城内文物、全市田野文物进行日常巡查,依法履行文物考古勘探报批手续,配合做好西陈遗址、郑家村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保护。联合公安、行政执法、鲁城街道等单位对鲁国故城、孔林、颜庙、尼山孔庙和书院两线范围内57处地物变化情况进行逐一核实,逐项落实了集中拆除和整改措施。

三、坚持文旅融合,推动产业素质提升。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推动文旅行业复工复产,返还39家旅行社质保金408万元。完成三孔景区门禁票务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实名预约和实时客流监控,曲阜入选省文旅厅 “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智慧文旅试点。先后开展“云”游文庙、“曲阜市长文旅直播代言”、“2020曲阜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会”等在线直播活动。推出“全国医护人员免费游曲阜”、“70元半价游三孔”和“住酒店免费游景区”活动。尼山会堂、尼山宾舍建成启用,保障了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出“尼山夜游季”,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去圣地,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密码》入选文旅部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推荐产品”,省研学旅游现场推进会在曲阜举办。尼山圣境荣获“省精品旅游传播大奖评选”五项大奖。石门山庄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创商品获得国家级金奖2个。“齐风鲁韵非遗之旅”入选全国12条非遗主题游线路。11项产品入选山东“六好”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名录。

2021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创建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深入实施“文旅强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版权所有: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