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济宁文化旅游十大年度新闻
发布日期:2023-01-01 14:08
浏览次数:
2022年,“文化济宁”多次“出圈”。承办2022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第十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这一年,一个个文旅发展亮点不断铸牢济宁人心中的文化自信,“诗与远方”的美丽画卷不断绘就。让我们回顾2022文化旅游十大年度新闻,一起迎接崭新的2023! 成功承办“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实现“举办一次会,带动一座城” 6月26-27日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大会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走在前、开新局,奋力夺取‘双胜利’”为主题,以“相约文化济宁 体验好客山东”为主线,顶格邀请代表嘉宾491名,涵盖2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会议规模层次远超历届;全国首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旅研修基地落户,我市成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会员,曲阜获评省文旅康养强县,总投资130亿元的汶上不夜城等2个项目现场签约;刊发重点稿件400余条,点击量超1.2亿人次,大会成果丰硕、广受好评,达到空前宣传效应,起到了“举办一次会、带动一座城”的效果。 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2022年7月15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1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微山湖旅游区名列其中,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景区,我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2家,位居全省第一。微山湖旅游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创建,完善了省、市、县、镇、村、企“六位一体”创建模式,组建工作专班,县级领导领衔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分线推进,累计投入7亿多元,高标准实施了道路码头建设、服务设施完善、景点改造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智慧旅游等系列工程,形成了“微笑微山”旅游服务品牌体系。 第十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济宁曲阜成功举办,开启对外文化交流的新起点 8月26日,第十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济宁曲阜成功举办。会议审议通过了《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曲阜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等10家国家、省主流媒体记者来我市进行了专题采访,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多个视角报道了会议盛况,有力展示了我市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是首次从国家官方最高权威渠道,对我市的一次有力推介,是我市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开启了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新起点。 “区域影响评估”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10月31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济宁市文物影响区域评估“济宁实践”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我市举行。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平原地区区域文物影响评估、签订区域评估框架协议、建立省市县三级考古协作机制,既有效落实了“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又节约了审批时间,破除了制约建设项目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了营商环境,确保“拿地即开工”,走出一条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新路径。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发布,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2022年,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济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活动,经过县市区(单位)推荐、专家评选等环节,共评选出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商圈文化空间、文博艺术空间、沉浸式文化艺术空间、美丽乡村文化空间等六类20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旨在充分挖掘我市公共文化空间资源,树立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样板案例,引领新时代公共文化空间构建,让更多文化空间“活”起来,“靓”出来,既传承当地特色文化,又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通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升级带动文化惠民活动的提质增效。 “非遗工坊”认定,古老技艺与现代生产生活完美融合 今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等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山东手造·济宁好礼”手造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梳理全市手造资源基本情况,建立了116家手造企业、533种产品的数据库信息;建立了非遗工坊和非遗工坊代表产品目录库,为我市手造资源摸清了家底。开展“山东手造·济宁好礼”非遗工坊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县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共认定99家县级非遗工坊。在此基础上,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市人社局、市乡村振兴局开展了市级非遗工坊认定工作,最终认定济宁市董氏武术器材有限公司等53家单位为市级非遗工坊,并进行授牌。非遗工坊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宁这十年”文化旅游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10月15日,“济宁这十年”文化旅游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宁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旅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果,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十年来,全市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实力大幅提升。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342.18亿元,增长到正常年份2019年的825.3亿元,年均增长13.4%。2021年,实现文旅产业增加值444.1亿元,同比增速15.6%,占GDP的比重8.75%。 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百人创作行动网络营销出圈 “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百人创作行动”汇集30位优秀创作者共创作72条短视频,视频总播放量近1.3亿人次,近百万网友点赞。通过全媒体覆盖和多平台立体传播以及达人手中的镜头,“文化济宁”“游读济宁”品牌得到一次大范围、强效果宣传推广,济宁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百人创作行动”网络营销案例荣获全省优秀网络营销案例第1名。 走吧,去济宁!济宁这些景区门票打折、免费 为进一步提振旅游消费市场,济宁市推出景区首道门票优惠活动,7月1日至9月30日除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外14家国有收取首道门票景区执行不低于5折的首道门票票价优惠其他59家A级景区向游客免收首道门票开放。 我市2个杂技节目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剧目,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将在济宁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发布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参演作品名单,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选送、济宁市杂技团创排的杂技《韵·花样顶技》和魔术《梁祝》成功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是全国杂技活动的顶级平台,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杂技艺术盛会。2023年,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将在济南、济宁、德州举办,这是我市承办的又一全国性重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