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
发布日期:2024-05-23 15:10
浏览次数:
在嘉祥县城南10公里处的武翟山北麓,武氏祠安然伫立,这些历经过千年风雨的汉画像石,正静静等待着探访者的脚步。随着“武氏祠现象”的兴起,一股探古寻幽的热潮悄然涌动,这个古老的文化遗址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在这股热潮中,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见证并亲身参与其中。那些石刻不仅是冰冷的石头,更是他青春记忆里鲜活的篇章。从昔日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熙来攘往,朱卫华目睹了这座博物馆从沉寂迈向喧嚣的全过程。每一次讲解,每一次展览的策划,都是他对武氏祠深沉情感的流露,也是他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践行。近日,记者采访了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听他讲述他与武氏祠的故事。 Q:对您而言,这里的汉画像石有着怎样的特别意义? A:武氏祠始建于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公元147年至189年),是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刻建筑群体,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画像石群,被誉为研究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氏祠中,每一块汉画像石都仿佛融入了我的血脉,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篇章。多年来,我每天与石头对话,这1800多年的历史,我与之为伴、沉醉其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汉画像石,是武氏祠保存的汉画像题材中唯一的一幅远古帝王图,十一位古代君王,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和夏桀,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亮相,上古帝王款款而来。 整幅画像是《史记·五帝本纪》的缩写版,与《史记》图文互证。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手持规矩,创立了世间法则,给予文明以尺度。祝融教会人类使用火,自此人类吃上熟食。神农遍尝百草,教会人类耕作。黄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宫宅”,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此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舜“耕于历山,外养三年”。图像配以简洁的榜题文字和寥寥几幅画面,便囊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作为一名基层文物守护者,如何解读好古代先贤文化,激发大众对武氏祠汉画像石的兴趣与热爱,我深感责任重大。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异彩,既是守护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的情怀,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使命。 Q:武氏祠,承载着一个汉代家族的意志。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有哪些启示? A:武氏墓群石刻内容最丰富、最典型、最完整、最有代表性。蔺相如完璧归赵的“信”,豫让杀身报知己的“义”,闵子骞驾车失棰的“孝”,义浆羊公的“仁”,秋胡之妻的“节”,还有荆轲刺秦王的“勇”等,一个个忠臣义士、孝子烈女的经典故事,描绘出汉代人对理想道德的追求。 武氏祠反映了汉代士阶层的家国情怀,构建了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呈现出更多的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是大汉王朝强盛的象征。国家统一对于中国历史进步意义重大,它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政治秩序的正常、社会生活的稳定、生产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的繁荣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统一成为了中国历代统治者与广大民众的共同愿望,“六合同风 九州共贯”的盛世气象成为社会政治的理想境界。 长期以来,武氏祠被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广为关注。早在宋代就掀起了武氏祠的研究热潮,欧阳修、赵明诚等文化大家都参与了武氏祠的第一波研究。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掀起了武氏祠的第二波研究热潮,黄易、瞿中溶、翁方纲等几乎当时所有文化名人都对武氏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九世纪以来,鲁迅、郭沫若、费慰梅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掀起武氏祠的第三波研究热潮,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威尼斯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都先后开设了相关研究机构,从此武氏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举世公认,成为国际汉画研究学术高地。 武氏祠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多样化的表达,为现代观众解锁了众多新颖见解与思考路径。在跨越千年的岁月长河里,那些散布的石刻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景,深刻反映出华夏子孙世代传承的东方哲学与社会秩序。通过武氏祠的艺术叙述,我们见证了古人如何在家族伦理、生命循环、情感纠葛及道义追求中,坚持不懈地传达一种坚韧不拔的生活力量,这种力量贯穿古今,激励着每一代人。 Q:作为新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氏墓群石刻的保护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A:武氏墓群石刻涵盖了神话传说、祥瑞灵异、古代帝王、历史故事、忠臣义士、孝子节妇、庖厨狩猎、车骑出行、楼阁宴居、乐舞百戏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风土人情,因此被称为“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对墓主人而言,画像内容记载死者生前事迹,更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让后人对画像的内容由敬仰到效法。 作为汉代石刻画像艺术发展的高峰,武氏墓群石刻是我国遗存下来最为古老的绘画之一,是盛极一时的东汉石刻画像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一组,充分展示了汉代人民伟大的艺术创造才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份瑰宝。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武翟山武氏墓群抢救性保护工程、武氏墓群石刻安防升级改造工程、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保护性设施修缮及扩建工程、武氏墓群石刻本体保护工程、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保护前期勘察研究、武氏祠景区提升建设工程和嘉祥武氏墓群石刻院落环境整治工程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我们将在这里打造汉文化体验区,把汉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来,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记者手记 通过对武氏祠文化的坚守与研究,让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一名博物馆馆长的朴素心愿。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已经不再仅仅是文物的仓库,它已化身为一座活生生的历史课堂,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教育和启迪着每一个踏入这里的灵魂。而朱卫华作为这段历史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将继续书写武氏祠与时代交织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