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媒体聚焦
跑一场“马”,赏一座城 2025济宁马拉松跑出文旅体融合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5-04-09 10:50
浏览次数:

4月6日,济宁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约2万名跑者共同参赛。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赛事是首次在中心城区举办马拉松赛事,不仅为参赛选手和观众营造出独属于济宁的快乐奔跑体验,更将体育赛事与城市风光融合,激活文旅消费,在赋能全民健康、倡导社会健康风尚、推广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路奔跑

一路风景

清晨,伴随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2025济宁马拉松在济宁市全民健身广场拉开帷幕。近2万名选手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全马、半马、欢乐跑等不同的赛项中,欢乐开跑。人群中,既有追求速度的专业跑者,努力赶超个人最好成绩;也有满怀热情的爱好者,尽情享受奔跑的快乐。大家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地域,以“跑”会友,掀起一场全民健康奔跑的运动大联欢。

“对我们大众跑者而言,成绩还是其次,从跑步中收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选手季政龙是济宁当地的一名跑步爱好者,坚持跑步已有很多年,曾参加过不少马拉松赛事,在家门口跑马还是第一次。“在家门口跑步,很尽兴、很过瘾!”

赛场上,有运动和快乐,也少不了“显眼包”。选手季政龙身穿的是“疯狂原始人”式的独特战袍。“我戴得帽子、披得条带,都是由废旧的篮球制成。”他说,废旧物品若是经过回收加工也能变成有用的物品。“穿这身衣服,是为了号召更多人加入到低碳生活队伍中,倡导和践行绿色生活。”

本次马拉松不仅吸引济宁本地跑者参与,还有济南、聊城、烟台以及郑州、西安等省内外的跑者。“我前两天就到济宁了,既能提前适应赛道,也是为了感受济宁的风土人情。”来自郑州的刘雪娟,在女子半马组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赛场上,跑步氛围很好,除了选手们互相打气之外,观众的加油声也非常响亮,一路欢呼、非常热情,让自己跑得更有动力、更有劲了。”她说。

在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奔跑过后,2025济宁马拉松落下帷幕。江苏徐州的选手侯立衍获得了全马男子组冠军,他说:“济宁马拉松组委会考虑得十分周到,赛道规划、保障等都十分尽责。尤其,木质马拉松奖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此外,本次济宁马拉松还创新推出环保跑活动,“环保小卫士”们手持可降解垃圾袋,化身赛道上的“绿色使者”,用“奔跑+捡拾”的方式守护赛道清洁,呼吁大家践行公益环保。

赛事搭台

文旅唱戏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在全国遍地开花。中国马拉松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749场,参赛人次约705万。本次济宁马拉松共吸引近2万人参与,不仅让更多人走进济宁、认识济宁,带来独特的“马拉松流量”,也营造着城市形象、收获着在地认同,让济宁的向外推广走上快车道。

本次马拉松路线设置,本就是济宁形象的集中展示。全民健身广场、内环高架、太白湖湿地、济宁市文化中心等,既展现着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凸出与时俱进的活力与魅力,在古老与现代的交织中,谱写出动静相宜的城市交响,引人入胜。

“这是我跑过的最难忘的赛道之一,宽阔的道路、悠悠的运河、色彩缤纷的植被,都让人难忘。”一名选手说,“在济宁马拉松赛道上,每一公里都是视觉享受,赛事完赛奖牌更是值得珍藏的济宁记忆。”她补充说,参赛服、奖牌等充分展示了济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的城市活力,凸显了济宁特色,促进了大家对济宁的了解。

而赛道之外,济宁拥有丰富的文旅美景。新老三孔、微山湖景区、水泊梁山风景区、两孟……济宁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着中华文明千年的变迁与辉煌。同时,这里还有京杭运河、峄山、石门山等秀美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文旅资源,需要向外展示和推介。而借着“马拉松流量”的热度,济宁努力将其转化为“文旅增量”,精心策划了“清明跑马 乐游济宁”主题旅游线路,用景区免票、打折等各种方式,让参赛选手感受到“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的文化魅力。此外,还发布了济宁“十大名小吃、十大名面点、十大名菜”经典菜谱和网红小吃。“昨天下午我去了太白楼,感受了诗仙的豪情与浪漫。”参赛选手黄学文说,借着对马拉松参赛选手的专属福利,他会到济宁周边的景区再多逛逛。而有的选手,已经提前“先享受”了。“清明节当天我们去了三孔景区,到济宁城区后又去了太白湖景区,感受了济宁的底蕴和魅力。”选手李成说。

据统计,4月4日至6日,济宁24家旅游监测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5.35万人次,同比增长9.9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6%。

消费提升

引擎升级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引领健康新风尚 赋能城市新发展——2024年12场马拉松赛事综合效益分析报告》指出,马拉松作为大众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赛事,能够有效刺激当地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诸多产业的发展,为举办城市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赛事对居民就业、城市招商也产生积极效应,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王阿姨在任城区核桃园路经营着一家夹饼店,热腾腾的圆饼从中间掰开,夹进油炸过的白菜、蘑菇、鸡蛋、火腿、羊肉……再刷上浓郁的酱、热烈的辣椒,反复咀嚼中迸发出的是菜与肉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念旧的味道。一句“是味儿”,是济宁人给夹饼的最高赞誉。

“这两天,店里涌进来很多外地来济宁跑马拉松的食客,不少人都点了豪华版。”王阿姨说,有不少跑友都听说过济宁夹饼,但从来没吃过,于是专程从网上搜索到口碑比较好的店铺进行打卡。“咱本地人一般都点5-7元的夹饼,外地朋友第一次来,想吃得更丰富,他们点的一般在10元左右。”王阿姨自豪地说,听到大家都说好吃,她心里也是美美的。

此外,济宁万达嘉华酒店、京杭假日饭店、名雅经纬大饭店等入住率也十分可观。“4日晚上跑友们开始陆续入住。5日晚上,我们店70多间房基本上就住满了。”名雅经纬大饭店前厅经理周频介绍,线上订房的有40多间,线下直接入住的在30间左右,顾客几乎都是马拉松跑者。“这在以往是很不常见的,济宁马拉松给我们酒店的经营增添一份新活力。”周频说。

另一方面,赛场上选手们奔跑着追逐极限的同时,赛场之外,面对人群的大量集中性涌入,对城市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场极限测试。显然,在医疗保障、交通保障、安保人员、志愿者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极限测试,济宁顶住了。

“为济宁点赞!全民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施展活力,激发潜力,减缓压力,增强动力,提升凝聚力,扩大影响力!”“让跑友们认识了济宁,加油济宁!”“全民运动,健康中国!”……在赛事相关新闻视频下,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着对本次马拉松的看法。而大家自发的呼声,就是济宁马拉松的最好回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版权所有: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