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媒体聚焦
《济宁改革创新》推广市文旅局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4-07-24 10:02
浏览次数:

日前,《济宁改革创新》工作简报第25期刊发推广市文旅局“三个一体化”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主要内容如下:

市文旅局“三个一体化”

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文旅局聚焦文物“保护、展示、修复、鉴定、收集、交易”六大环节,突出“三个一体化”,全力推动古老的文物焕发新的时代光彩,积极探索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聚力做好“三篇文章”,一体化推进文物保护与展示。一是做好“建设”文章提数量。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加快推进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积极推动博物馆设立备案,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博物馆累计达72家,先后建成济宁市博物馆、孔子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二是做好“升级”文章优质量。鼓励博物馆运用科技化、数字化手段,升级场馆、完善设施,创新展陈、提升服务,推动博物馆提档升级。今年组织20家博物馆申报国家三级及以上博物馆,邹城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由国家三级馆直接晋升为一级馆的县级博物馆。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3家、国家二级馆1家、国家三级馆8家。三是做好“展示”文章增能量。发挥文物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策划常设展陈117个,推出“李白礼赞孔孟之乡”等社教活动,2个展览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1项课程入选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2个案例获评2023年全省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案例;3个项目入选第七届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精品奖,数量居全省第1位。1—5月,全市各类博物馆共接待游客603余万人次,同比增长35.5%。

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教师的典范》展厅

二、聚力强化“三个保障”,一体化推进文物修复与鉴定。一是强化机构保障。坚持把文物修复鉴定机构建设摆在首位,推动济宁市博物馆获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济宁区域中心成功落户济宁市博物馆,成为全省首家、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兼具文物修复与鉴定职能的区域中心。济宁市博物馆、泗水县文物保护中心等3家机构列入山东省常态化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机构。二是强化项目保障。全力争取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大力申报实施文物保护修复项目,2023年争取国家级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1370万元,数量居全省第1位,全市6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获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7个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完成结项验收,修复馆藏文物404件/套,《济宁市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山东省十大文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加强文物鉴定及后备人才储备,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文物鉴定人才22名、文物鉴定后备人才37名。积极开展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6场、鉴定藏品636件套,文物修复与鉴定能力显著提升。

三、聚力拓宽“三个渠道”,一体化推进文物收集与交易。一是拓宽收集渠道。加强与住建、工信、水务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广泛收集汇总既有文物档案资料。面向社会征集文物线索,全面系统收集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水利遗产、传统民居、文化景观及建设工程考古发现的等各类文物线索,确保文物收集广泛到位、不留死角。二是拓宽交流渠道。首创“一联盟、一行动、一平台”三个一机制,推动博物馆之间交流合作。“一联盟”即建立济宁市博物馆联盟,推动全市博物馆之间信息互通、资源互换、机制互联,开展市内交流。“一行动”即开展中小博物馆帮扶行动,组织18家三级及以上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18家中小博物馆,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一平台”即搭建走出去协作平台,推动济宁市博物馆与徐州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扬州市博物馆等10多家省内外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汉画像石上的孔子与鲁礼文化拓片展》等系列活动,有力扩大了文化济宁的影响力。三是拓宽交易渠道。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文物商店,推动文物合法合规流通交易。今年5月,山东天德收藏品有限公司文物商店获批设立,我市文物商店数量增至4家,文物商店数量跃居全省第1位。主动做好一般文物和艺术品交易的业务指导、政策解读和监督管理,推动非国有文物商店开展线上业务。截至目前,我市非国有文物商店均已入驻抖音、快手等平台,每月线上实际成交额稳定增长,民间收藏交易氛围日益浓厚。

济宁市博物馆《济宁古代石刻艺术》展厅

版权所有: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