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日记 | 在村庄田野间寻觅文物的踪影
发布日期:2024-09-13 11:30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份以来,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进入以县域为单位的实地调查阶段。主要任务一是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经认定、登记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6大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二是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让我们同“四普”队员一起,摸清文物“家底”守护历史文脉。 转眼间来到了9月,金乡大地五谷丰收、瓜果飘香,一派硕果累累的景象。早晨的风中带了几丝凉意,阳光在云朵的掩映下变得温柔和煦。金乡县四普工作队整装出发,唐玉彪联系镇街文化站长以及董楼村支书和群众提前做好沟通宣传,董冉冉负责现场记录文字信息,程传辉负责相机拍照,张宏勋无人机拍摄以及四普宣传记录,目的地为胡集镇董楼村 工作队首先来到了董楼的古建筑,是一座富有年代感的庙宇,门匾已看不清名字,据村里的老年人所说,庙宇里供奉的是刘关张三结义的雕塑,这座庙叫做三义庙,在文物普查队员和村支书以及这位老人交谈过程中,聚集了许多村民,大家都好奇这些穿红马甲的人是干什么的,董冉冉耐心地和群众讲述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村民们都很热情,当听说这位文物工作者也姓董的时候,村支书热情地拿来了他们家族的族谱,向文物普查队员们讲述董楼村的历史,董家先祖原是济南北济阳县人,在济阳几世后迁往兖州,又过了几世,在明朝初期洪武年间由兖州迁居金乡县城北三十五里处安家落户,取名董楼村。“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族谱古时与国史、方志并列,作为我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每一个宗族千百年来生长和繁衍的轨迹,为每一个人都打上了根源和故乡的烙印。它承载着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回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及那些在历史中迷失和断裂的记忆。 了解完董楼村的村史以后,村支书说,他们村里有很多明清碑刻,位于村东北角的家族老林里。村里一位热情的老大爷骑来了家里电动三轮车带着普查队员们去看碑刻,在车子拐弯的时候,唐玉彪往路边草丛看了一眼,根据多年以来的文物工作经验,他判断草丛里藏着的可能是一通古碑,清理完上方的杂草尘土,一通大清光绪三十二年的“后土神位”碑呈现在大家眼前。古时风俗,墓地立“后土之神”碑用来佑护阴宅平安,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体现了古人对土地神的崇拜和逝者的尊重,随后普查队员程传辉对其做了信息登记以及拍照记录。 继续前往村东北角,这时候已近中午,虽然天气越来越热了,但文物普查队伍越来越壮大了,5位村里的老大爷也加入了进来,其中两位老人已80多岁高龄,但十分热情,他们为普查队员们引路。走近碑刻需要穿过大片玉米地和棉花地,村支书和几位老人在前面带路,在从玉米地走入一块棉花地的时候,视野变得宽阔起来,4处碑刻出现在眼前,两位老人一一向普查队员讲述着碑上信息,墓主人是谁,是第几世祖先,对应着族谱,董冉冉一边听着老人诉说,一边做着文物登记,张宏勋紧跟着老人们脚步,记录文物的影像资料。聊起村里的历史,每个人都好像忘记了炎热,普查队员程传辉还为村支书和5位老人在玉米地里拍了合影,他们按照辈分依次站好,记录了这难忘的一刻。玉米地之行,采集了5处明代碑刻2处清代碑刻信息,真是收获满满。 此次“四普”工作普查队员们先后去了董楼村、杨庙村和苏楼村,进行了不可移动文物复查及文物线索搜集,并与村委会和当地群众交流,进行了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宣传,提高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一天的文物普查工作结束了,车辆行驶在落日余晖洒满的大道上,身后曲折的小道早已远去……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待明天太阳升起时,让我们整拾行装,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