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观济宁文旅丨《经济日报》报道济宁国风演艺强势出圈
发布日期:2024-09-19 11:00
浏览次数:
9月17日《经济日报》3版报道,这两天,在济宁市任城区古运河畔的“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一场风雅热闹的“文润任城 乐享生活”2024运河文化市集正在进行。30多个古风摊位遍布街头巷弄,再现古时市井熙攘、商贾云集的场景。……古风市集让古老运河更有活力。 夜色阑珊,活力无边。岸上非遗市集,国风舞蹈演绎羲之神韵;河上画舫雅座,碧水烟波纵览魏晋风华……临近中秋节,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新琅琊”不夜街区推出拜月大典、汉服巡游、诸葛市集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沉浸式“穿越”古今,欣赏琅琊夜景,感受沂蒙风韵。 “穿上汉服坐船赏月,观看全国首部东夷和魏晋文化主题水上夜游实景演出《夜画琅琊》,感觉一下子‘穿越’了。”游客刘艳彩感慨。今年以来,灯火兰山“新琅琊”不夜街区等项目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在临沂地标性建筑书圣阁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游戏剧《琅琊风云》打破了传统剧场的观演关系,以角色体验方式引领游客走进魏晋年间的“琅琊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要有精美的视觉效果,更需要消费者沉浸其中、亲自参与。因此,《琅琊风云》融合演艺、游戏、文创等多种元素,游客参与推动剧情发展,可以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琅琊风云》沉浸式游戏剧场项目负责人李珂平介绍。 9月4日,第二十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幕,艺术展览、文化研学、文创交易、文化惠民四大板块28项活动同步开展。在“新琅琊”不夜街区,书法爱好者们在巨大的月亮模型前挥毫泼墨,在传统纸扇上题词作画,一座书法名城浸润在浓浓的诗意和墨香当中。“传统观景模式已经很难打动游客,我们把传统文化、特色民俗等元素融入市集、街区,增加沉浸式文化消费,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正兴说。 这两天,在济宁市任城区古运河畔的“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一场风雅热闹的“文润任城 乐享生活”2024运河文化市集正在进行。30多个古风摊位遍布街头巷弄,再现古时市井熙攘、商贾云集的场景。市集上既有非遗手作,也有原汁原味的地道美食,让游客似乎“穿越”到千百年前…… 夜幕降临,中医摊位强势“出圈”。“终于喝上了现配的乌梅陈皮饮,酸酸甜甜,好喝又健康。”“00后”游客侯立坤说,他准备再去中医药特色治疗区体验一下推拿和针灸,再买点中药香囊、书签等文创产品送给朋友。 古风市集让古老运河更有活力。“随着运河文化市集开市和‘运河夜游’兴起,目前,‘运河记忆’项目日均接待游客达到5000人次至1万人次,周末超过2万人次。”济宁运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丁欣说。 在临清市东宛园风景区,亭台楼阁复古风建筑配上流水、步道,使整个景区处处彰显出古典风范。一阵锣鼓声过后,大型互动式巡游演艺《运河喜事》正式开演。演员身着红袍、鸣锣开道,观众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状元高中的巡游现场。古装独幕剧《物华天宝临清州》让游客在演绎营造的空间里“穿越”到明清时期的临清,了解临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种互动式演绎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获得更有品质的文化消费新体验。”市民刘鹏飞说。 “我们特别策划了以‘汉风雅韵·中秋盛典’为主题的中秋节系列活动,其中嫦娥奔月演出、拜月祈福仪式等活动从神话传说中提取文化符号,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汉服巡游和中秋猜灯谜活动也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激发人们对传统服饰与习俗的好奇心和认同感。”东宛园风景区负责人许志伟说。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提振文旅市场的实施方案》,强调要丰富旅游演艺产品供给,支持景区、剧场、主题公园、园区街区、商业综合体等拓展空间利用、丰富演出业态,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精品演艺项目,培育创新性驻场演艺和体验场景。每个国家5A级景区至少打造一台精品演艺项目,鼓励国家4A级景区、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打造多元演艺项目,并将评选一批优秀旅游演艺项目。 来源:经济日报 |